【便民】买菜、吃早餐、找家政等一站式服务
根据规划,合肥市将构建社区便民生活服务中心,重点配置社区菜店、便利店、早餐、家政服务等必备业态和中介、咨询、修理等便民服务信息系统,并搭载电子商务社区物流配送、宅送、订购、商务服务、刷卡支付和代收代缴等综合服务。
“在人口相对较多、居民买菜不便的社区和居民新小区开设蔬菜直销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鼓励早餐连锁网点向社区发展,在早餐网点缺乏且暂时难以增加早餐固定网点区域合理增加早餐车的分布。
对于现有的早餐群,合肥市将采取退路入室等措施就近分批引入市场,建立规范管理、集中经营的早餐美食街。
【养老】10分钟,就能享受养老服务
在城区,合肥市将打造“10分钟养老服务圈”,到2015年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
“力争到2017至2020年,在合肥市范围内形成2~4家服务能力强、服务质量好、综合实力强、能辐射全省的居家养老服务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正积极探索医疗配套完善、建筑设计合理、适合老年人居住的老年人宜居社区、老年村建设,充实丰富养老服务内容。
【医疗】打120,平均7~9分钟有反应
拨打120急救热线,是不是希望越快越好?
记者从会上获悉,合肥市将建立健全以“120”为中心的全市医疗急救网络,在城区的不同方位建立市医疗急救分站,使城区内医疗急救服务半径缩短到3~5公里。这样,120的平均反应时间将能缩短至7~9分钟。
除此之外,如果你有一些高端特殊医疗需求,也不用再去北京、上海等地了。据介绍,合肥市将引进先发地区的高端医疗建设模式,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内科病房大楼、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区二期内科病房大楼、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医技综合楼中设立“特需医疗区域”,满足高端人群的“特殊医疗需求”。
【健康】医疗卫生信息将在合肥市内互联互通
据了解,合肥市今后将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全面整合和互联互通,实现从大医院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康复保健、专科特色医疗、远程会诊、远程健康教育与教学、医疗卫生保障等信息网络化,并逐步与医保、社保、民政等信息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共用。
【交通】高速公路将能不停车收费
有车一族最关心的是交通状况,合肥市将通过推动物联网广泛应用,打造智能交通。
据业内人士解释,将利用车辆传感器、移动通信技术、导航技术等增强对城市公共车辆的定位识别,通过建设智能停车、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交通综合管理等系统和平台,“针对合肥交通企业、从业人员和运行车辆,统一配发电子表情,逐步打造覆盖全市的车联网。”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第一时间显示在公共场所
合肥的空气质量究竟怎样?市民以后可以在公共场所第一时间看得到。
按照规划,合肥市将利用传感器加强城市空气质量、城市噪音监测,在公共场所进行现场显示,并利用移动通信系统加强与市直监管检查部门的联动。
【物流】4+10+4物流节点空间结构
记者了解到,合肥市将形成“一个老城区+若干个重点服务业集聚区”的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和服务外包中心。
同时,在合肥市域范围内将形成4+10+4的物流节点空间结构,即构筑四大物流园区(东城、新港、空港、北站)、十大物流中心(店埠、长安、南岗、桃花工业园、三十头、下塘、万山、庐南、裕溪河、巢湖经开区)、四大农产品物流园(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北城、肥西上派、庐江同大)。(市场星报 记者 沈娟娟 )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