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0月10日“2014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在安徽合肥会展中心上的一幕。英国《经济学人》近期报道称,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2013年购买机器人最多的国家。对于几年前便提出要打造“全球机器人之都”的合肥而言,机器人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恰恰是全国各地争相上马机器人的一个缩影。2013年10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正式批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合肥机器人产业被列入国家试点。管中窥豹,记者就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在合肥进行了采访。
两头诱惑的机器人产业
“这个城市最大优点是,喜欢创新,喜欢‘尝鲜’,你看我们这条生产线,本来需要6名工人,一年的工资加起来40万元,现在我们改用机器人,虽然机器人和机械手的一次性投入要60万元,但每年维护费用每台只需几千元,远远低于6名工人的用工成本,这在沿海城市用的还不多,但现在我们在合肥车间已经大量应用,每道工序,例如注塑、挤板、发泡生产等,直至最终的套箱、封箱、贴标签。”尽管到合肥时间不长,李琦说他已经喜欢上这座城市了。李琦是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此前,他一直在沿海城市工作。
在合肥本地一家名为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内记者看到,市场工程人员正在统计机器人使用情况信息,这是一家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在成功地为当地一家铸造企业设计了一套物流程序,用码垛机器人替代工人,节省了1000人的人工成本,目前不用广告,2015年订单已经接满。
“目前企业引进机器人,大概1至3年就能收回成本。”李琦解释了火爆的原因,对使用机器人的企业来说,可谓“两头占便宜”。
机器人的经济效益,李琦举例说,一个工作站能替代3个人,按照每人4万元/年的人力成本计算,一个工作站替换的成本在12万元;而工厂往往是两班制,一个工作站每年替换的人力成本则为24万元。同时,制造业人力成本还在以每年10%左右的增速上涨。与此相对应的是,机器人的售价却在逐年下滑。“以前每台?穴机器人?雪的价格在100万元左右,近几年每年下降率大概在30%,差不多只用以前1/3的成本就能买到。”李琦说。
对于机器人制造企业来说,两端优势也在显现。“我们做了一些调查,近两年来机器人使用需求每年是几倍甚至几十倍增长。”合肥市科技局局长朱策说,随着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一些核心技术在陆续攻破,制约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瓶颈将破。
“政府+产学研+金融+用户”模式
在朱纪洪眼里,合肥很早就对机器人产业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朱纪洪是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他牵头主办全国机器人大赛已经15年了,合肥市是他接触到的最为积极的城市。合肥在2013年成功举办了中国机器人大赛,2014年再一次承办大赛。“作为国际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竞赛:2015 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国际赛也将于2015年7月18-23日在合肥举行,这必将为合肥的科技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动力。也进一步体现了合肥政府的远见卓识与强大自信。”
火爆产业背后是机器人产业致命弱点:技术受制于国外。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一位工程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国产机器人大多为非标机器人,即按照下游中小企业的特定需求定制化生产,而国外几大企业更多是批量化生产标准化机器人,非标机器人能够适应国内中小企业复杂多变的作业环境,但由于难以批量化生产,所以,这种模式很难孕育出龙头企业。”
正因如此,王翔告诉记者,目前合肥的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如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智能所、合肥工业大学、巨一自动化、合锻股份、西锐重工、雄鹰自动化等一批科研院所和企业,都具有较强的实力。
“作为新兴产业,单靠市场之手远远不够,所以我们提出‘政府+产学研+金融+用户’的模式。” 朱策表示,产业链前端,政府出台鼓励政策;中端,产学研进一步加强;尾端则引进金融,并搭建用户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大、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安徽国购投资集团等三方签署了发展合肥机器人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机器人产业孵化平台,同时将设立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建设合肥机器人产业园,包括中科大陈小平教授的服务机器人技术的转化和产业化,希望到2015年全市有望培育3至5家产值超50亿元的领军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